在263年,邓艾偷渡阴平,血战绵竹,最终抵达成都城下,对刘禅进行了劝降。尽管此时剑阁的姜维、南中的霍弋以及永安的罗宪均有援军,但刘禅在谯周的建议下,认为局势已无可挽回,选择了开城投降。以下是对三路援军的分析:1.剑阁的姜维受到钟会的牵制,加之剑阁易守难攻,他无法分兵救援成都,否则将剑阁置于险境。2.霍弋请求支援成都,但刘禅未予理会。霍弋在刘禅降魏后,才在确认刘禅安全的情况下,率南中六郡太守投降。3.罗宪在永安城坚守,但在刘禅投降后,也无奈向邓艾投降。刘禅之所以投降,一方面是因为成都兵力空虚,另一方面是谯周等投降派的劝说。谯周认为,寄人篱下和逃往南中都不是明智之选,最终说服朝中多数大臣接受投降。对于益州本土势力来说,连年征战已让他们疲于应对,加上对复兴汉室的兴趣不大,因此在邓艾兵临城下时,他们倾向于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