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受损害人丧失人身自由的时间长短为主要依据,结合其他损害或损失情况,确定精神损害抚慰金数额,具体金额根据不同情况分段设定,最高可达三十万元;对于重伤、残疾或死亡的情况,不受时间限制,最高抚慰金数额也为三十万元。
法律分析
确定精神损害抚慰金数额,应当以丧失人身自由的时间长短为主要依据,结合其他损害或者损失的情况综合确定:
(1)二十日以下的,一千元以下;精神损害后果特别严重的,二千元以下;
(2)二十日以上,二个月以下的,三千元以下;精神损害后果特别严重的,五千元以下;
(3)二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的,一万元以下;精神损害后果特别严重的,三万元以下;
(4)三个月以上,一年以下的,二万元以下;精神损害后果特别严重的,五万元以下;
(5)一年以上,三年以下的,五万元以下;精神损害后果特别严重的,十万元以下;
(6)三年以上,五年以下的,十万元以下;精神损害后果特别严重的,十五万元以下;
(7)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十五万元以下;精神损害后果特别严重的,二十万元以下;
(8)十年以上的,二十万元以下;精神损害后果特别严重的,三十万元以下。
致受损害人重伤、残疾或者死亡的,可不受受损害人丧失人身自由时间长短限制,在三十万元以下确定。
拓展延伸
精神损害赔偿金的适用范围和法律依据
精神损害赔偿金是指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当个人的精神健康受到了严重损害时,法律规定可以获得的一种经济补偿。其适用范围主要包括人身伤害、侵权行为、劳动争议等方面。根据我国相关法律依据,如《侵权责任法》、《劳动合同法》等,受害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获得精神损害赔偿金。法院在判决时会综合考虑受害人的实际情况、损害程度、社会影响等因素,采用合理的计算标准来确定赔偿金额。因此,精神损害赔偿金的具体数额会因案件的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
结语
根据相关法律依据,精神损害赔偿金的数额是根据丧失人身自由的时间长短以及其他损害情况来综合确定的。根据不同情况,赔偿金额在一千元至三十万元之间。对于受损害人重伤、残疾或死亡的情况,赔偿金额可超过三十万元。精神损害赔偿金是一种经济补偿,适用于人身伤害、侵权行为、劳动争议等方面。在判决时,法院会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来确定具体数额。因此,具体的赔偿金额会因案件的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2012修正):第四章赔偿方式和计算标准第三十五条有本法第三条或者第十七条规定情形之一,致人精神损害的,应当在侵权行为影响的范围内,为受害人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支付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十三条违反本法规定,损害他人民事权益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十条违反本法规定,侵占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用地或者擅自改变其用途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主管部门、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据各自职责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作出决定的机关依法强制执行,或者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