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上课时间不得早于8点20分,初中生上课时间需要在8点之后。一、中小学作息时间新政策中小学生上课时间调整:(一)、是全面调整学生的到校时间小学生上课时间不得早于8点20分,初中生上课时间需要在8点之后。(二)、是明确规定学生的睡眠时间小学生每晚睡眠时间要在10个小时以上,初中生至少要达到9个小时。为了能给中小学生减负,国家教育部率先提出了“双减”政策,不仅直接将市面上所有义务教育范围内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关停,还严格要求在校教师布置的作业总量。希望能让学生们在一个压力相对较小的氛围下学习,紧接着就是对中小学上学时间的调整,毕竟大部分学校都会设置早晚自习,这对学生的作息时间有很大的影响。随着教育内卷愈演愈烈,以至于大多数学生不得不抓住一切可能学习的时间,但是奈何中小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所有学生的学习时间大致相同。都是严格按照课表,还有学校老师的布置完成学习,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原本就很少,再加上以往补课班还在的时候,家长们恨不得将学生所有空闲的时间,都安排上补课班。学生们就在这样的过程中,逐渐被“卷”得体无完肤,甚至一提到学习就显得心力憔悴,即便是这样了,但是学生和家长认为还不够,有的学生回到家后还需要学习。以至于中小学生熬夜学习成了常态,还要起早到学校上早自习,但是大多数家长都忘了,中小学生的年龄尚小,他们身体发育过程中,需要保证大量的休息时间,保持充足的睡眠。国家教育部为了保障中小学生有充足的休息时间,逐渐将改革的重心转向上学时间,并且经过多方面的考量、调研后,制定出了相应的政策,要求各地中小学校要严格遵守。以往小学基本上都是7:50左右,家长就需要将孩子送到学校,这就意味着大部分小学生7:00,甚至再早一些就需要起床收拾,严重影响了小学生的睡眠质量。而初中、高中则更早一些,初中生通常情况下7:30前到校,到了高中很多时候则需要再提前半个小时,基本上7:00就开始上早自习,至少需要提前半个小时起床准备。还不包括那些离家比较远的学生,上下学的通勤时间则更久一些,这严重影响到中小学生的作息和休息,在教育部的要求下,将中小学上学时间作出调整。教育部要求小学上学时间,一般不早于8:20;中学上学时间,一般不早于8:00。各地中小学必须严格按照教育部规定执行,并且学校不得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参加统一教学活动。二、长时间缺少睡眠和休息,对学生造成的危害在当今社会中,中小学生可以说承受能力相对较差,因为他们涉世未深,但是却伴随着不断降低的升学率,使得他们小小年纪,就需要承受来自多方面的压力。中小学生所处的学习环境已经很压抑了,也因为要追赶学习进度,以至于大多数学生严重缺少睡眠和休息时间,对中小学生的身心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首先,中小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的阶段,在整个身体发育的过程中,保证充足的睡眠很有必要,大部分人都是在睡眠过程中促进发育的,长时间缺觉的学生身体发育会变得迟缓。最主要体现在中小学生的身高上,有很多学生就是因为睡眠不足,再加上睡眠质量过差,导致身高低于同龄人很多,等到家长真正意识到睡眠的重要性时,可能早已为时已晚。其次,中小学生长时间缺乏睡眠,会影响学生上课时的精神状态,因为没有充足的休息,再加上课堂上过于安静的氛围,导致学生上课的时候会经常性犯困。严重影响到学生在学习听课时的状态,要知道课堂对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无数的知识点都是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的,那些成绩优异的学生,很多都是因为把握住了课堂。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五条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根据适龄儿童、少年身心发展的状况和实际情况,确定教学制度、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改革考试制度,并改进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办法,推进实施素质教育。根据义务教育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制订教学大纲,学校制订教学计划,在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中应有课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