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裁决生效后,单位拒不执行,劳动者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费用由单位承担。法院可查封资产、冻结账户,甚至拘留单位主要负责人。单位还需承担执行费。
法律分析
一、公司对劳动仲裁不执行怎么办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中的相关规定:仲裁庭作出裁决后,应当制作裁决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如果劳动仲裁裁决已经生效,可是企业拒不执行,劳动者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申请的费用根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十四条的规定缴纳,都由用人单位承担。
如果单位拒不执行仲裁结果,还可以对单位处以罚款,对于单位主要负责人可以处以拘留的处罚措施。申请强制执行中,产生的如伙食费、交通费、律师费、电信费等各项费用,可以向被执行人—用人单位单位主张。
二、劳动仲裁不执行的后果是什么
1、根据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十一条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执行。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员工与单位就劳动争议经劳动仲裁委裁决后,双方都没有向法院提起诉讼,但单位不履行裁决义务,员工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2、法院强制执行的时候,可以查封对方的车辆、设备、厂房等资产,会冻结企业的银行账户。所以申请强制执行的时候,申请人需要尽可能多的提供对方的银行账号或其他财产的信息,以供法院执行人员去尽快执行。
如果此时企业法人拒不执行并有消极拖延或暴力抗拒行为,法院可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将其收押。
3、用人单位承担执行费。
结语
劳动仲裁裁决如若被公司拒不执行,劳动者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申请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单位拒不执行仲裁结果,可能面临罚款,单位主要负责人也可能受到拘留处罚。在强制执行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如伙食费、交通费、律师费等,可向单位主张。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员工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在执行时可查封对方的资产,冻结企业银行账户。如果企业法人拒不执行并有消极拖延或暴力抗拒行为,法院可将其收押。用人单位需承担执行费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章仲裁第三节开庭和裁决第五十一条【生效调解书、裁决书的执行】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十章劳动争议第八十三条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