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民法典和《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如果父母不履行抚养或赡养义务,子女有权利要求父母给付赡养费或抚养费。赡养费的计算方式根据家庭人均月收入和子女人数来确定,付给每个被赡养人的赡养费也要考虑被赡养人的生活实际需求和赡养人的实际经济能力。赡养费纠纷一般由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但也可以由原告的住所地法院管辖。
法律分析
如果父母不给他们赡养费,处理方式是可以将他们告上法庭。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二、老年人赡养费如何计算
老年人赡养费的计算方式是:首先要计算得出子女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多少,如果子女人均月收入低于当地的最低生活保障线的时候,则认为该子女无力支付父母的赡养费用。而当子女的家庭人均月收入高于当地的最低生活保障线的时候,超出的那一部分,如果是两个子女以内,则按照超出部分的百分之五十来计算赡养费;如果是三个子女以上的,那就按照百分之四十来计算赡养费用。应付的赡养费除以被赡养人数得出付给每个被赡养人的赡养费。而人民法院认定赡养费的标准主要包括:所在地的实际经济水平、被赡养人的生活实际需求、赡养人的实际经济能力。
三、赡养费纠纷管辖权
赡养费纠纷一般由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住所地和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法院管辖,若几个被告不在同一管辖地区的,可以由原告的住所地法院管辖。
《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一条第一、三款规定,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拓展延伸
赡养费纠纷是指在家庭关系中,父母与子女之间因赡养问题产生的纠纷。赡养费纠纷的解决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协商解决:父母和子女之间可以平等协商,就赡养费的数额和支付方式达成一致意见。这种方法可以快速解决纠纷,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程序。
2.依法解决:如果协商不成,或者协商后不履行协议,父母和子女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诉讼过程中,法院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解,促使双方达成和解。
3.调解仲裁:父母和子女也可以选择通过调解或仲裁的方式解决赡养费纠纷。调解仲裁机构会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进行公正、公开的调解或仲裁,出具调解或仲裁裁决书。
4.申请执行:如果调解或仲裁裁决书不能执行,父母和子女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法院会依法对双方当事人进行调查,并在查清事实后,作出强制执行裁定。
在赡养费纠纷解决过程中,父母和子女应当本着平等、协商、诚实、信用的原则,避免过激言行,尊重对方意愿,维护家庭和睦。同时,有关当事人也应积极配合法院查明事实,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结语
赡养费纠纷可依法解决,根据民法典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不履行赡养义务的子女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同时,根据民法典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不履行抚养义务的父母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老年人赡养费的计算方式是先计算出子女家庭人均月收入,再根据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判断子女是否有能力支付赡养费用。若子女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则认为子女无力支付赡养费用,而当子女家庭人均月收入高于最低生活保障线时,超出部分的百分之五十计算赡养费。而人民法院认定赡养费的标准主要包括被赡养人的生活实际需求、赡养人的实际经济能力以及当地实际经济水平。若赡养费纠纷,一般由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但若几个被告不在同一管辖地区,则由原告的住所地法院管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家庭赡养与扶养第二十条经老年人同意,赡养人之间可以就履行赡养义务签订协议。赡养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的规定和老年人的意愿。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老年人组织或者赡养人所在单位监督协议的履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家庭赡养与扶养第二十四条赡养人、扶养人不履行赡养、扶养义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老年人组织或者赡养人、扶养人所在单位应当督促其履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七章司法保护第一百零八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严重侵犯被监护的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人员或者单位的申请,依法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或者撤销监护人资格。
被撤销监护人资格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继续负担抚养费用。